曹操地下运兵典故 曹操地下运兵道

作者:鲍雅惠 时间:2024-09-19 09:30 阅读数:10023

曹操地下运兵道,位于亳州市老城内主要街道下,以大隅首为中心,向四面延伸,分别通达城外。整个地道经纬交织,纵横交错;布局奥妙,变化多样;立体分布,结构复杂;规模宏伟,工程浩大;长达四千余米。是迄今发现历史最早、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。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,被誉为“地下长城”。


  曹操(155—220),字孟德,东汉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。据史书载:曹操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。亳州地下运兵道,就是当年曹操在家乡修筑的地下军事防御战道,他把数量不多的士兵从地道内暗暗送出城外,再从城外开进城内,反复多次,迷惑敌人,出奇制胜。现存古地道,有土木结构,砖土结构,砖结构三种类型,有单行道、转弯道、平行双道、上下两层道四种形式。地道距地面深度一般2至4米,最深7米,道内高度1.8米左右,道宽0.7米,道内转弯处均为“T”型,并行双道这两道相距2至3.5米,中间砌有方形传话孔。古地道内幽深蜿蜒,曲折不定,设有猫耳洞、掩体、障碍券、障碍墙、绊腿板、陷井等军事设施,还有通气孔、传话孔、灯笼等附属设施。


  道内现出土的有弹丸、铁刀、铁灯、卸枚、围棋子、铜镜、陶器、瓷器、砚台等汉、唐、宋各代的文物,它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建筑、军事战术以及曹操军事思想有重要意义。2001年7月17日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曹操地下运兵典故 扩展

是指曹操在三国时期利用地下通道进行兵力调动的故事。
是一种战术手段。
曹操在战争中经常面临敌军的围攻和封锁,为了能够灵活调动兵力,他利用地下通道进行兵力运输。
这种战术可以使曹军在敌军不知情的情况下快速调动兵力,出其不意地攻击敌军的弱点。
展示了曹操作为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的智慧和策略。
这种战术不仅在当时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也对后来的军事战略产生了影响。
同时,这个典故也反映了曹操善于利用地形和资源的能力,为后来的军事战略提供了借鉴。

曹操地下运兵典故 扩展

据传说,曹操在三国时期为了运送兵马,不惜铲开了地下河道,借水路运输兵器和粮草,这就是曹操地下运兵的故事。

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兵器和粮草的顺利运输,而且还能避免敌人的侦查和袭击。这项军事技术在当时非常先进,并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上。曹操的地下运兵典故不仅是一段历史故事,更是一种军事智慧的体现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。

点赞支持 (1108)

须知

满词号所有的摄影作品、视频教程、文章内容及教程截图均属于本站原创,版权为本站所有。
满词号旨在督促自己学习总结经验,分享知识,提供的软件、插件等相关资源仅供学习交流之用。
满词号分享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旨在分享交流学习,版权为原作者所有。
满词号提供的资源仅供日常使用和研究,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如发现本站软件素材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附上版权证明联系站长删除,谢谢!
根据二oo二年一月一日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》规定: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,通过安装、显示、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,可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,无需向其支付报酬!鉴此,也望大家转载请注明来源! 下载本站资源或软件试用后请24小时内删除,因下载本站资源或软件造成的损失,由使用者本人承担!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邮件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>>曹操地下运兵典故 曹操地下运兵道